湿地-生态梦实践团进行水样总磷测试
2016年7月24日,山东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湿地-生态梦实践团对马踏湖国家湿地公园的水样进行总磷检测。实践团负责实验的队员参加上述活动。
在开始测定之前,首先要将样本水样在消化炉消化长达三个小时。这个过程由高传瑞负责,由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环境工程专业李梦红老师亲自指导。在消化过程进行完之后,队员们取出昨天配置的试剂,开始对马踏湖国家湿地公园水样的磷的总含量进行测试。据了解,本次测定总磷的方法为“钼酸盐分光度法”,主要使用的试剂有钼酸铵试剂,磷标准试剂(磷酸二氢钾溶液),抗坏血酸,过硫酸钾,浊度-色度补偿液等。在试验过程中,实践队员们默契配合,首先将试剂加入到样本中进行振荡,再将样本滴到玻璃皿中并放入分光度仪中进行检测。检测结果初步显示,马踏湖国家湿地公园的水样磷总含量未超过国家标准,水质较好。
据悉,总磷是水样经消解后将各种形态的磷转变成正磷酸盐后测定的结果,以每升水样含磷毫克数计量。水体中的磷是藻类生长需要的一种关键元素,过量磷是造成水体污秽异臭,使湖泊发生富营养化和海湾出现赤潮的主要原因。国家环保总局在1998 年下发的GB 8978—1996《污水综合排放标准》中磷酸盐及其监测方法的通知”(环函[1998]28 号),明确指出:“GB 8978—1996《污水综合排放标准》中磷酸盐指总磷,即废水中溶解的、颗粒的有机磷和无机磷的总和。在《污水综合排放标准》中,磷酸盐排放标准如下:一级,0.5mg/l;二级,1.0mg/l;无三级标准。